九游通知

你的位置:九游通知 > 新闻动态 > 新闻动态

这场面试的三个“万万没想到”,你想到了吗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3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上周末,又担任了一场面试的考官,题目很常规,但问题同样很突出。

因为帮我把打字的同学还没帮我打好,所以我把题目简单概述下:

第一题:“流量为王”的互联网时代,出现许多虚假、博眼球的信息。请你谈谈如何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。

第二题:围绕“口袋公园”建设,开展一次主题调研,请问你怎么做。

第三题:你与同事老王有一项重要工作,需要在下周内完成,但老王经常态度敷衍、甚至提前早退,你怎么办?

这三道题目总体来说,中规中矩,但也贴近时事热点,题目没有什么特殊之处。

但全场面试听下来,和题目一样,也没有什么特出出彩的考生。

这倒也罢,只是我万万没想到,这三个题目里面,各有一个我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答题要点,居然全场无一人答到,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。

下面听我慢慢道来,不知道你们是否想到了。

第一题的万万没想到,是居然没有一个人从算法层面答题。

要知道,互联网的一个核心就是算法,比如“信息茧房”“大数据杀熟”“诱导沉迷”等问题,都是部分互联网平台滥用算法导致的。因此,平台通过优化推荐算法,加强优质内容的推荐量。相关部门要健全算法的法律规制模式,实现算法善治,都能很好治理网络乱象(建议这句话收藏背诵)。

当然,这可能是大多数考生,这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。

另外还有个问题,近两年互联网类的题目经常出现,许多同学答题的时候,还是老生常谈,比如要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,实际上,这些年已经陆续出台了多部互联网法律法规,考生们能想到的,相关法律法规早就出台了,也亏得考官也同样不专业,也就勉强听听了。

所以,与其一个劲的完善法律法规,不如这样回答:

虽然近年来已经陆续出台了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》、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》等多部法规,但知晓率不够高,还需要在宣传推广上进一步下功夫(建议这句话收藏背诵)。

类似的法律法规还有五六部,具体我就不一一列举了,面试的同学不妨去搜索下,这也算是一种反套路吧。

第二题的万万没想到,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及要制定方案计划。

可能是受到各类辅导班的影响,这题我听到了起码三四种套路的影子。但重点不是套路,只要内容全面准确,逻辑清晰,都可以得高分,在无套路不面试的今天,套路早已成了常态,不会影响面试得分了。

在现实工作中,任何一项调研活动,理应有一个调研计划或者方案的,不知道为什么,到了面试中就不需要了。

所以强烈建议,组织计划题,最好都能把方案或者计划加上,听我的不会吃亏。

另外,“口袋公园”这个概念可以关注下,作为面试素材积累起来,部分考生就吃亏在不知道口袋公园是什么,这也是命题的不足,应该在题目中对“口袋公园”进行一定的解释。“口袋公园”顾名思义,就是比较小的公园,面向公众开放、规模较小、形状多样,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,包括小游园、小微绿地等。

第三题的万万没想动,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要反思自己。

比如是否沟通方式不恰当,导致老王有情绪,或者平时和老王相处不和谐,导致他比较抵触合作(建议这句话收藏背诵)。

要知道,在早几年的面试中,反思是作为金科玉律的,不管有没问题,先反思自己,所有的错,都是自己的错。

现在大家不约而同的都不反思了,这也让我挺疑惑,究竟是因为年轻一代的个性使然,还是辅导班为了反套路,特意把反思这个要点给反掉了?

但不管是什么原因,我个人建议,遇到问题,该反思就反思,孔夫子都曾讲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。”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?

最后总结下,我们在复习面试的时候,一定要走堂堂正正的王者之道,既要有深度,也要有广度,而不要去刻意追求标新立异,更不要轻信什么反套路能得高分的流言蜚语。

因为考官的评分依据,从来都是手里的那份评分参考,以及考官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工作经验,这两者,都是倾向于正道的,而不是那些凭空臆想出来的什么新奇套路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上一篇:没有了